2019年河北石家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鍋爐相關)
1、積極穩妥推進清潔取暖。堅持以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為底線,以保障能源供應為前提,統籌規劃,以氣定改,以電定改,2019年采暖季前力爭完成34.94萬戶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全域平原地區實現散煤“清零”。對清潔取暖暫不能覆蓋的地區,建立確村確戶臺賬,做好潔凈型煤推廣工作。完善潔凈型煤供應保障體系,做好潔凈型煤供應工作。對完成清潔取暖改造的地區,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嚴防已實施清潔取暖和使用潔凈煤的地區散煤復燃。擴大集中供熱覆蓋范圍,2019年10月底前,建成區集中供熱和清潔能源供熱率達到90%以上。積極拓展天然氣氣源,加快外輸電能力建設,加快建設電網、燃氣管網和調峰設施,布局建設涵蓋中心城區和各縣城建成區的儲氣調峰設施,到2019年,滿足全年日均3天用氣需求。
2、深化燃煤燃氣鍋爐綜合整治。深入實施燃煤鍋爐治理,2019年8月底前,全市3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有色煙羽治理,除層燃爐、拋煤機爐供暖鍋爐氮氧化物達到80mg/m3以外,其他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達到10mg/m3、35mg/m3、50mg/m3。安裝大氣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省、市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安裝分布式控制系統(DCS系統),實時監控污染物排放情況。持續推進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新建燃氣鍋爐必須配套建設氮氧化物治理設施,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達到5mg/m3、10mg/m3、30mg/m3。城市主城區和縣城禁止新建35蒸噸/小時以下生物質鍋爐、燃油(醇基燃料)鍋爐。
3、開展工業爐窯專項整治。按照“提標改造一批、淘汰取締一批、清潔能源替代一批、搬遷入園一批”原則,對工業爐窯實施分類整治。6月底前完成高爐煤氣、焦爐煤氣精脫硫改造,煤氣中硫化氫濃度小于20毫克/立方米。淘汰裝備簡易落后、無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工藝落后的工業爐窯;淘汰爐膛直徑3米以下燃料類煤氣發生爐。加快淘汰一批化肥行業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對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的加熱爐、熱處理爐、干燥爐(窯)等,鼓勵使用天然氣、電、輕烴、醇基燃料、生物質等進行替代。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當地產業布局規劃、未進駐工業園區的規模以下分散燃煤(燃重油等)爐窯工業企業,加強環境綜合整治,鼓勵搬遷入園并進行升級改造。
4、加快實施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電廠深度治理。進一步嚴格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標準,燒結、煉焦、自備電廠加熱爐等煙囪集中排放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達到10mg/m3、35mg/m3、50mg/m3,全部安裝煙氣在線監控系統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料場料堆及物料傳輸等粉塵逸散點密閉密封,并在廠區內設置空氣質量監測點;鐵礦石、煤炭等大宗物料實現由鐵路運輸。2019年,符合條件的鋼鐵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焦化行業按照《煉焦化學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DB13/2863-2018)要求(焦爐煙囪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達到10mg/m3、30mg/m3、130mg/m3),加快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符合條件的企業2019年全部完成改造。加快實施燃煤電廠深度治理,對全市具備改造條件的電廠實行清單化管理,電廠燃煤鍋爐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全部達到嚴于《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2209-2015)的要求;繼續推進燃煤電廠鍋爐等煙氣石膏雨和有色煙羽治理工程,2019年基本完成具備改造條件的電廠治理任務。積極推進水泥、玻璃、陶瓷、碳素、鑄造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試點工作。加強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況的監管,確保穩定達標排放。